欢迎访问荣县农业科教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农业新闻
  • 通知广告
  • 农业项目
  • 农业推广
  • 农民培训
  • 经营管理
  • 农业法律
农业推广
  • 文章
  • 图片
  • 视频
您当前位置:荣县农业科教网 >> 农业推广 >> 科教 >> 文章 >> 新年立足新起点 再创科教新辉煌

新年立足新起点 再创科教新辉煌

作者:丁超时间:2016年02月05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2016年2月3日,在四川省荣县农牧业局的正确领导下,荣县农业科教站在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多媒体教室召开2016年农业科教工作座谈会。出席此次座谈会的有自贡市农牧业局科教科科长陈明书,荣县农牧业局局长程代富、副局长丁敦武,荣县农牧业局关工委副主任陈昌友,自贡市农牧业局科教科唐淑娟、魏佩玉,荣县农牧业局办公室副主任谢小林。荣县农业科教站丁超、杨静、沈倩宇、李正洪、张树良参加此次座谈会议。

一、全面总结了2015年农业科教工作。

(一)互联网+农业科教推广

1、四川首创“荣县农业科教网”。2010年3月创办的公益性农科教网站。主要以农业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民田间学校教学平台;主要作物种植技术、主要畜禽养殖技术查询;同时建立农资、农产品价格信息发布体系;网络自创建以来,点击查看达到412万次。

2、四川首创“荣县农业专家坐诊咨询系统平台”。2015年7月完成了荣县农业专家坐诊咨询系统升级工作,建立“种植、牧畜、水产”专家库160人,总坐诊量达15000人次;主要以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遇到技术难题,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提升了农牧业推广服务能力;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的报道,并荣获2015年荣县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四川首创“荣县新型职业农民查询系统及荣县农村实用人才查询系统平台”。荣县新型职业农民查询系统及荣县农村实用人才查询系统” 挂靠在“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上,方便有关单位或个人进行查询与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真实性,达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查询人次达2.5万人次。

4、四川首创“川汇味网”。荣县农业科教站建设的“川汇味农产品信息网”,于2015年1月5日正式开通运行,为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网上农产品供求信息洽谈的平台,住入网站平台32家,发布供求信息农产品466个,网站运行30天,交易额达65.6万元,为切实解决我县农产品买卖难问题。

(二)自贡第二批111名新型职业农民在荣县诞生

2014年7月,荣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之一。2015年12月23日,荣县农牧业局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评审小组对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从2015年6月开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学员们按生产经营型专业分别完成了理论和实训课程,培训合格的自愿申报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253人进行了评审认定,自贡市第二批111名新型职业农民在荣县诞生,并颁发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证书”。

通过总结,荣县农业科教站2015年农业科教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十分显著,得到了领导们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二、倾听群众意见,认真查找存在问题

(一)荣县农牧业局2015年农牧业系统政风行风评议结果,荣县农业科教站评义得分95.3分,排名72名的问题。

针对荣县农业科教站评义得分高0.1分,排名71名,高1分排名68名,大家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总结。大家一致认为:一是评议不看工作成效,只看人为测评打分;二是我们的工作中确实存在方法处理不当问题;三是建议由专家组按工作成效依据,实行量化打分,并对结果进行公示,单位对结果有凝问的可提请复核程序,才能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二)技术指导员入科技入户不到位问题。

针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中,技术指导员如何指科技示范户问题,大家进行认真讨论和总结。大家一致认为:一是技术指导员以推广主导产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指导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圈舍,技术要领直接到人;二是要以“四新六良”和畜禽“五化”为重点的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三是以农业科技入户为抓手,各乡镇要建立种植高产示范片100亩以上和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全面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四是要总结制定一套科技入户的操作方法、实施步骤及考核管理办法;四是严格按《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考核。由专家组按工作成效依据,实行量化打分,并对结果进行公示,本人对结果有凝问的可提请复核程序,对考核不合格的实行末尾淘汰,才能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开拓创新,再创科教新辉煌

(一)创新建立超级稻全程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示范片。

在荣县观山镇井砍山村建立200亩超级稻核心示范区,其中:新品种核心展示区和全程机械化配套高产栽培技术100亩,带动该镇超级稻面积500亩,沿鼎新、双石、望佳、度佳、长山、来牟、观山、双古、于佳等乡镇公路主干线建立2万亩超级稻100公里长廊,辐射带动全县27个乡镇示范推广超级稻25万亩。

(二)创新“川汇味网”功能服务。

创新“川汇味农产品信息网”功能服务,完善图文设计和制作最佳方案,在网站上“注册登陆”快速通道,需要发布产品信息的图文上传到网站后台,经审核后发布产品信息,促进为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网上农产品供求信息洽谈的平台,住入“川汇味农产品信息网”平台达到80家,发布供求信息农产品1500个,年交易额达500万元,为切实解决我县农产品买卖难问题。

(三)创新培育模式,完善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多媒体教室LED显示屏建设。

1、创新培育模式

(1)参与式模式。各类种养大户、专合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企业管理人员等,在培训现场直接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一是受训者现场操作。二是老师现场实训,三是培育内容紧密围绕生产实际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问题,能够缩短理论与实际运用之间的距离,做到了因人施教。

(2)互动交流模式。即在培育过程中掺入“教、学、论、跟”的互动交流培育方式。首先对学员从普遍性的种养理论和认知水平教起,让学员听得懂、学得进,缩小师生间的距离感,让学员轻松参与学习;其次将理论与实践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让学员真正认识到自身经验的差距,增强学员学习的自觉性;三是组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员结合自己所学与以往积累的技术、经验、固有观念等谈感想、说体会、讲认识、讲经验、讲打算、谋发展,提高学员学以致用的能力;最后是做好学员产前、产中、产后的跟踪服务,引导学员正确组织生产、加工、销售等,做到“有求必应”、“有问必答”。

(3)讨论式培育模式。即在培育期间以一个班分成4-6个组、组有组长、班有班委、有学习约定等;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交流、全班研讨、互相倾听彼此的声音,分享别人的经验,碰撞创造的火花,开拓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培训、考察、讨论等多种手段,给学员更新知识。

(4)网络教育模式。即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在“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组建了教师库,学员可以利用“荣县农业科教网网站”教学课件,学习农业技术或下载农业技术资料;在培训期间或者培育后,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网站学习平台,联系到学校教师库教师们,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难题,真正达到培育的效果。

(5)学历教育结合模式。我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与大专、本科学历教育相衔接,让学员既取得了新型职业农民资格,又可进一步学习获得大专、本科文凭资格,全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

2、完善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多媒体教室LED显示屏建设。

P3室内全彩LED显示屏是最新高密度节能高清晰LED显示屏,整屏浑然一体,不存在拼缝黑屏现象,显示画面细腻平滑,显示信息丰富精准。一是基本技术参数。产品型号:P3SMTLED(2121黑珍珠),显示尺寸:10m*3m=30㎡,像素间距:横向3㎜*从向3㎜,物理分辨率:3328*832(像素),屏幕亮度:1500nit;二是系统功能。电视播放功能、信息控制功能、视频示显功能、支持计算机模式、视频特效功能、音频输出功能、定制节目功能、智能控制及防护功能、防雷击防浪涌功能、网络控制功能、易扩展功能、视频会议室屏幕系统图。

通过完善荣县新型农民培训学校多媒体教室LED显示屏建设,在教学上有运动的发光图文、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信息量大、随时更新、流程教学有着非常好显示效果;对我县培训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提升我校年培训能力2000人,为我县提供人才保障。

上一篇::川农业函2015437号 关于组织实施“万名农业科技人员进万村开展技术扶贫行动”的通知
下一篇::我省农业从今春起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友 情链接| 版权申明| 管理登录
荣县农牧业局主办 荣县农业科教站 承办 蜀ICP备10021730号-3 信息6493条 点击6563497次 ©荣县农业科教站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