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川南丘陵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丁超1 杨航2 范昭能3 符刚2 何丽平3
(1.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农业科教站 四川 自贡 643100;2.自贡市农机管理站 四川 自贡 643000;3.自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四川 自贡 643000)
【摘要】:水稻全程机械化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本文是通过近年的水稻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逐步探索出适宜川南丘陵地区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荣县地处川南丘陵地区,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水稻面积36.9 万亩,平均每亩560 kg,总产量20.66万t, 占全县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长期以来,荣县水稻生产以传统的人工种植为主,其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近年来,本县农业农机部门积极探索推广应用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对增强本县水稻生产能力、提升水稻综合生产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是指在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因地(时)制宜地选配适宜的机具设备,代替人工进行机械作业,实现水稻生产成本降低、效率提高、效益提升。主要技术措施包括育秧、大田耕整、、插秧、大田管理、联合收割、稻谷烘干技术。
1. 育秧技术
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推广,本县逐步探索建立了以塑料软盘育秧为主的机插秧育秧技术体系,其关键环节包括:
1.1品种选择 立足本县自然气候条件,宜选用德香4103、德优4727、Y两优等抗病虫强、产量高、品质好、抗倒伏、适应性强、生育期145-150天的中熟及中熟偏晚的杂交水稻品种。
1.2 营养土配制 每亩大田一般需营养土100kg,宜选用黏砂适中、无杂草、土壤肥沃、不含除草剂的菜园土或经冬炕的稻田土,禁用尿素、碳铵、未腐熟粪肥。按土:敌克松:45%复合肥(N:P2O5:K2O= 23:8:14):壮秧剂配制比例1000:0.2:0. 5:0.5,拌匀后堆闷7~10天备用。
1.3 秧床准备 按秧床面积与大田面积1:80-100的比例准备秧床,应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排灌通畅的农田,播前一周整田作厢。厢宽140cm、厢沟20cm、沟宽30-40cm为宜,厢面平整后,及时排水晾板,沉实,播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使厢面实、平、光、直。
1.4 种子处理 每亩大田需稻种1.5kg左右,播种前晒种1-2天,浸种时应清除空秕粒后用清水浸泡1天,再用300-500倍强氯精液消毒浸种8-10小时,捞起洗净用清水浸种2天后进行催芽,一般催芽10-15小时至露白或芽长达谷粒长度的1/5-1/4即可。
1.5 摆盘装土 一般栽插一亩大田需准备秧盘25-28张。采用人工撒播方式需要提前摆盘填土。摆盘前先用70%敌克松1000倍液喷浇床面和秧盘消毒,每厢横排两行,依次紧密整齐平铺摆放,使盘与盘的边缘重叠紧扣,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每盘装入配制好的营养土3.3-3.5kg作底土,用木条刮平即可,土厚约2cm为宜。
1.6精细播种 盘播种量一般以干谷70-75g或芽谷85-90g为宜。人工撒播要实行分厢称量播种,做到分次细播,力求均匀,一般先播撒70%,再分2-3次补播30%,达到每平方厘米有1-3g稻谷为佳。播种后用净土盖种0.2-0.4cm,以不见稻谷为宜,禁用底土或拌有壮秧剂的土作盖种土。如采用播种机流水线作业,可设定好盘播种量一次性完成撒底土、洒水、播种、盖土等工序后,将秧盘依次整齐摆放在厢面上即可。播种完成后,及时灌水与厢面齐平,待1.5-2小时盘土浸胀饱和后排水搭棚盖膜,盖膜需注意四周封实。
1.7 苗期管理 立针现青后,当外界温度达25℃,膜内温度超过35℃时,要及时揭膜降温防止高温烧苗,厢沟保持满沟水,确保厢面湿润。1叶1心期,每亩用尿素5 kg稀释100倍于傍晚浇施“断奶肥”,施后泼清水防肥害烧苗。苗期青枯病和立枯病用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并逐渐揭膜炼苗,遇降温、下雨等异常气候应立即盖膜护苗。2叶1心期,当日均温稳定在15℃以上,可将外膜完全揭去,揭膜后,水分要干湿管理,忌过干过湿,床土发白时需及时灌“跑马水”。移栽前3-4天,每亩用尿素4-4.5kg,对水50kg于傍晚均匀泼施“送嫁肥”,施后泼清水防肥害烧苗,并及时控水炼苗。移栽前 1~2天施药带药移栽,可用25%杀虫双(或5%锐劲特悬浮种衣剂30-50mL)+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g,对水40-50kg喷雾防螟虫和稻瘟病。在移栽时要求秧龄20~30天,叶龄3.1~3.5叶,株高12~20cm,起秧时整块秧苗似毯状,不散落不变形。
2大田耕整技术
大田耕整采用2次旋耕,1次平整,做到精耕细耙、肥足田平、上烂下实、田面整洁。泥浆沉实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一般沙质土需沉实1 天左右,壤土需沉实2 天,黏土需沉实3 天左右。结合旋耕作业施足基肥,一般大田每亩施人畜粪750-1000kg、45%的水稻专用复合肥(N+P2O5+K2O=23:8:14)50-60kg。旋耕平整后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Ml(或25%“噁草灵乳油200mlL)+湿润细土20-25kg均匀撒施,施后田内保持6-9 cm水层3-4天进行药剂封杀灭草。栽前排水,田间保持寸水即可。
3插秧技术
荣县以浅丘地貌为主,一般宜选用2行或4行步进式插秧机。作业前做好机具部件及机油检查,确保机具运转正常。选用壮苗,一般每亩大田需备25-28盘秧苗。根据水稻农艺栽培技术要求调好株、行距和纵向取秧苗量。一般本县水稻栽插密度以每亩1万-1.2万穴,则行距30 cm、株距16cm、每穴取秧量3-5株。插秧作业时应保持匀速前进、直线行走,同时及时补给秧苗,防止漏插缺窝。
4大田管理技术
4.1 水分管理:返青期坚持浅水活棵、分蘖,促苗早生快发,构建强大根系,栽后及时灌水保苗,水深以不淹没秧心为宜。返青后浅水勤灌,以水深3㎝为宜,自然落干后再复水,促进分蘖。分蘖盛期适时晒田控蘖,提高成穗率,晒田要做到浅水灌,干湿交替,原则上以田不裂缝为宜,忌重晒,防有效分蘖死亡,影响产量。水源困难的田块可灌深水控制无效分蘖。
4.2 肥料管理:宜少量多次施分蘖肥,坚持肥药混施,达到追肥、除草、治虫三结合。栽后10天,每亩用尿素5-10Kg,与1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15 g、3%杀虫双颗粒剂1.5 kg一起拌细土20 kg,堆闷3小时后于午后撒施,田间应灌水3-5㎝保持5-7天,并开好平口缺,防水淹秧心,造成药害。栽后15天每亩用尿素5-10kg作促蘖肥,15天后看苗酌情追肥。拔节期视苗情酌施穗肥,每亩可用45%水稻专用复合肥0.7kg(或者尿素5kg)+氯化钾4kg撒施。开花结实期视苗情酌施穗肥,一般亩用尿素100g+磷酸二氢钾50g,对水30kg叶面喷雾。
4.3 病虫防治:重点防治螟虫、稻瘟病。一般亩18%杀虫双水剂200mL或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g,对水50~60kg喷雾防治螟虫。亩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g或40%稻瘟灵乳油100mL,对水50-60kg喷雾防治稻瘟病。丘陵地区提倡采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作业,其适应性较强、劳动强度相对较低、喷雾效果好。
5 收割时间:当水稻籽粒转黄90%时,选择晴好天气,及时收割。一般应在无露水条件下作业。
收稿日期:2016-01-25
作者简介:丁超,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