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荣县农业科教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农业新闻
  • 通知广告
  • 农业项目
  • 农业推广
  • 农民培训
  • 经营管理
  • 农业法律
经营管理
  • 简报
  • 图片
  • 会员风采
  • 制度建设
  • 在线视频
您当前位置:荣县农业科教网 >> 经营管理 >> 创业协会 >> 简报 >> 家庭农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家庭农场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熊文富时间:2017年03月03日 信息来源:荣县长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点击:次

荣县长山镇地处荣县西部,隆雅公路横穿全境,幅员面81.2平方公里,农业户数8823,农业人口28303人,劳动力18131,耕地面积21611.5亩,降水充足,年均降1000mm左右,年均气温17度,山地云雾雨日多, 山地面积50多平方公里,除林地和耕地外,适宜种茶面积2万亩,目前有茶园面积0.5万亩,年产茶叶800吨,年产值1500万元。水果以柑桔为主,目前面积已达5000亩,产量350吨。水稻常年种植19000亩,亩产640公斤,总产12160吨,达到国标2级以上优质米种植面积15000亩,镇内有初级加厂4家,有一家龙头企业,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龙头企业从供种、生产、收购、加工一体化,形成了农产品加工初具规模。2012年开绐申办家庭农场,止于2016年有63家家庭农场,涉及粮食、水果、茶叶、水产、畜禽养殖等。近年来,家庭农场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上升,家庭农场在自身壮大过程中,也带动了一方农民致富,培养一批农村科技人才。

一、农民收入普遍增加。一方面,从事家庭农场的农民经营性收入显著增加。家庭农场规模化经营后,生产成本有所下降,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高。同时,政府也加大了补贴力度,种粮的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据调查,家庭农场规模在100-150亩的,2014-2016年户均收入分别达到10.56万元、11.65万元和12.5万元。

二、劳动效率明显提高。组建家庭农场后,实现了劳动力与耕种面积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近年来长山镇粮食生产实现了“三增”:即面积增、产量增、效益增。同时,家庭农场的发展,推进了长山镇粮食生产专业化进程。如长山镇平滩村黎红家庭农场种植水稻350亩,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每亩减少投入500元,每增加收入550元。

三、农村环境明显改善。双河村秀云家庭农场探索出了“一片果+一座牛场”的生态种养模式。畜禽粪便经堆放发酵后就地还土,减少化肥施用,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生态链接,每亩果园减少投入250元,生产优质水果每亩增加1500收入,2016年水果总产达50万斤,总收入100万元,既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又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

四、培育了新型职业农民。长山镇家庭农场模式,培养了一批适度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者,通过荣县新型农民学校培训,全镇持有中、初级证书的家庭农场主已达100%。到2016年底,将有100位农民拿到“家庭农场高级培训证书”。对于涌现出来的优秀家庭农场经营者,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工作先进表彰会进行奖励。

五、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应从我国人多地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当然,土地流转改革应建立在一定原则基础之上。第一,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第二,坚持依法、自愿、有偿,以农民为主体,政府扶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不得违背承包农户意愿、不得损害农民权益、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态环境。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长山镇土地流转速度,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2015—2016年,累计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00亩。


上一篇::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召开二届一次会员大会
下一篇::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召开第二届二次会员大会
网站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友 情链接| 版权申明| 管理登录
荣县农牧业局主办 荣县农业科教站 承办 蜀ICP备10021730号-3 信息6492条 点击6559216次 ©荣县农业科教站版权所有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