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养猪“土专家”谢敏柱的致富路
因为农村苦,农业不挣钱,他从农村走出来经营副食品;因为根在农村,心在农村,他又回到农村去,发展养殖业,成为荣县现代农业(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探索者和领路人。他,就是双石镇燕子村11组新型职业农民谢敏柱。
职业农民培训 让梦想照进现实
从2000年到2004年,从事粮食收购和副食品经营的谢敏柱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那时,我主要收购玉米卖给乐山那边的养猪场。”谈及建养猪场发展养殖业的初衷,谢敏柱说,“别人收玉米去养猪都能赚钱,自己不比谁笨,又从农村出来,一年也要养几十头猪,要是自己建个养猪场,那不是可以收更多粮食,让村民们的粮食有更多的销售渠道啊,自己和村民都能多挣俩个钱。”
2004年,谢敏柱在双石镇场镇建起了第一个养猪场。由于不懂规模养殖,从选址、购猪仔、养殖育肥、疾病防控等方面,谢敏柱吃了不少亏,走了不少弯路。“以前空有一腔热情,技术不过关,加上对市场风险认识也不足,一段时间都有点撑不下去了。”谢敏柱回忆一路走来的艰辛,“不过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我想只要自己努力学技术,一定能撑到成功的一天。”
从养猪场建起的那一天起,谢敏柱跑遍了在粮食收购销售时与自己有过联系的养猪场,学别人的养殖技术和养殖管理。“虽然不系统,但是还是积累了不少经验。”谢敏柱说,“最主要还得感谢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帮助哟,尤其是2014年参加县上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我有了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去发展规模养猪。”
2014年,经过多年的养殖摸索和新型职业农民生猪培训,谢敏柱果断地放弃了之前的养猪场,重新选址修建标准化的养猪场。
这一次,从养猪场布局开始,谢敏柱统筹考虑风向和水流方向,合理设置办公生活区、生产区、病死无害化处理区;具体布置消毒室、兽医室;细节考虑、种猪舍、仔猪保育舍、育肥猪舍,母猪高床、限位栏规格。甚至沼气池建多大,为未来猪场规模扩大留足发展空间;如何高标准达到环保要求,雨污分离、干湿分离设施先期投入,谢敏柱都考虑尽其所学通盘考虑到了。
猪场建好后,谢敏柱亲自到各地种猪场选择优质母猪,每一头都精挑细选,看外观形象是否达到优良级别,看繁殖能力是否旺盛,看是否有生殖缺陷;买回种猪后,隔离观察饲养时,他更是天天呆在猪场,随时观察是否有异常反应;母猪长大后,如何调节营养,什么时候该配种,用哪头公猪配种,是早上、中午、晚上配,配几次,间隔多长时间,谢敏柱都亲自掌握。
特别是要产仔时,他整天呆在母猪圈,随时掌握母猪产仔状况,做好接产、清洁、防疫、称重、注射疫苗、保温、防压、及时吃到初乳,特别是遇到母猪难产时,亲自助产,确保母仔平安;仔猪保育过程中如何调温、什么时候补料、补什么料,什么时候断奶,如何断,什么时候换料、转圈等,他都时刻关注。饲料如何搭配、猪场消毒、免疫程序怎么制定,用什么消毒液、疫苗,每天如何定时、定量、定质饲喂,什么时候清粪,如何保证生产记录及时准确,谢敏柱总是亲力亲为。
一路走来,谢敏柱吃了不了不少苦,挨了不少累,可喜的是,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谢敏柱从2014年投入100余万自建养猪场,到目前累计投入700余万元,建成1个种猪场和2个育肥猪场,存栏母猪和后备母猪500余头,年生产仔猪12000多头,每年出栏生猪6000多头。仅2016-2017年,3个猪场产值达3600万元,纯利润800多万元。
致富不忘乡亲 示范引领养殖路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大家都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我是一名预备共产党员,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希望能力所能及地去带动村民和我一起发展养猪致富奔小康。”谢敏柱如是说。
谢敏柱既是怎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11年,谢敏柱是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发起人之一,吸纳全县200余户养猪户加入农民创业协会,并担任荣县农民创业协会副会长,负责生猪饲养技术。通过组织会员交流学习,谢敏柱将自己总结的猪场设计修建标准、种猪高繁殖技术、生猪快速育肥技术、仔猪黄白痢治疗技术,劳动定额配套管理技术等都毫无保留地无偿提供给会员。
双石镇蔡家堰村24组村民朱大贵就是其中的收益会员之一。“之前自己没有掌握自繁自养的技术,要靠买仔猪卖肥猪挣钱,市场风险变化又大,养猪有些年生找钱有些年生亏本。”朱大贵介绍,“在谢老师(谢敏柱)的帮助下,现在我的养猪场基本都是自繁自养,标准化管理,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现在年出栏也能达到3000头猪左右。”
此外,县农牧业局、各乡镇政府组织养猪培训时,都邀请谢敏柱当任老师讲课。他还将自己的几个养殖基地免费作为全县生猪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创业培训的实习基地,全县养殖户遇到问题时,都喜欢找他,他都尽其所能地帮助解决。
在他的带领下,全县发展3000以上标准养殖场20户,500头以上规模养猪大户200户,适度规模养猪户1000余户,年出栏生猪20多万头,帮助养殖户实现养猪收益达3.15亿元,实现利润近6300万元。“我们荣县是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谢敏柱为推动全县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挥了重要作用。”县农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脱贫攻坚号角吹响后,谢敏柱更是主动参与其中。截至目前,他已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商品仔猪60多头,价值近4万元;同时,他还到多个贫困村为贫困户免讲解养猪技术。此外,他已在双石镇黄家村(贫困村)选址,正在规划建设一个年出栏4000头商品猪的养殖场,准备把全村24户贫困户作为该养殖场的股民,同时培训8-10个有劳动力的贫困人员到猪场就业,力争建成投产后,年均为贫困户增收30万元。
从最初发展养猪是为了让村民的粮食更好卖,到现在让村民掌握养猪技术适度发展规模养殖,谢敏柱从未忘记自己发展的初心,那就是带领乡里乡亲一同致富奔小康。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不论是报告中提到的“乡村振兴战略”,还是“绿色发展”,亦或是“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都让谢敏柱很是兴奋。谢敏柱说,“再小的养殖产业都得跟着大的方向走,我是预备党员,更要率先学习,一定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我觉得规模养殖的环保措施还得继续跟上,食品安全出不得半点闪失,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还大有可为。”
从门外汉到土专家,谢敏柱靠着勤奋学习和苦干、实干闯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下一步,我还想发展皇竹草养猪,一是可以少用饲料降低成本;二来适合贫困户,土地能利用,生态猪的价格也更高。”谢敏柱展望未来时说。
2018/6/12
下一篇::没有了